脑梗塞患者一般需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溶栓药物、神经保护剂等进行治疗,同时可能需要进行血管内治疗或康复治疗。脑梗塞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窗及个体情况综合制定,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1、抗血小板药物
此类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常用的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开始使用。但对于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需延迟24小时后再使用。
2、调脂药物
以他汀类药物为主,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于存在颈动脉狭窄或血脂异常的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
3、溶栓药物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如阿替普酶)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能溶解新鲜血栓。用药前需通过CT检查排除脑出血,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4、神经保护剂
依达拉奉注射液等药物可清除自由基,减轻脑细胞氧化损伤。丁苯酞软胶囊能改善脑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适用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
5、血管内治疗
针对大血管闭塞患者,发病6小时内可采用机械取栓术。对于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可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以预防再发脑梗。
脑梗塞患者需在发病后立即就医,由神经科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肝肾功能,术后患者应坚持康复训练。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和血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