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多继发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尤其多见于合并左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细菌栓子经血流侵袭脑膜。面部痈疖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可进一步导致脑膜炎;颅脑损伤、颅脑手术后及腰椎穿刺时消毒不严也可并发脑膜炎;脑膜附近的感染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亦可引起本病;新生儿脐带和皮肤的金葡菌感染也可继发脑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可并发脑积水、颅神经麻痹、脑缺血和梗死、硬膜下积液等。具体如下:
1、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
2、颅神经麻痹,如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神经瘫痪等。
3、脑底脉管炎致管腔阻塞引起相应部位脑缺血和梗死。
4、硬膜下积液:多见于婴儿,应用抗菌素治疗,如积液过多并有颅内压增高或神经刺激症状者,需做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以减轻症状,便于脑膜炎恢复。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起病不太急,常于原发化脓性感染数天或数周后发病。患者多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畏寒发热,伴持久而剧烈的头痛,颈强直较一般脑膜炎明显。除有脑膜炎症状外,尚有局部感染病灶,败血症患者还可有其他迁徙性病灶。此外,还可出现皮疹,如荨麻疹样、猩红热样皮疹或小脓疱疹。皮肤可见出血点,但很少融合成片,与脑膜炎球菌脑膜炎不同。如败血症过程中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脑膜刺激征等表现,应及时地进行脑脊液检查。病变以蛛网膜下腔为主,额叶、颞叶、顶叶部位较明显。病程中可出现硬膜下积液、积脓,颅底粘连,可致脑神经损害。并发脑脓肿者,可发生肢体瘫痪。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的预防措施如下:
1、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治疗
2、做好卫宣教,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3、密切接触者服用磺胺药物,每次1g次/天,连服3天
4、预防注射可用A群多糖菌苗
5、由于金葡菌对不少抗生素都有耐药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又是严重的感染,因此应尽力培养出细菌,作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检查如下: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
2、脑脊液检查
颅内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计数增多,常在(1000~10000)×106/L,多形核粒细胞占绝对优势;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明显增高;若病菌含量高(病菌数达104/ml)时可通过细菌图片检出病原菌。细菌量不多时可通过细菌培养方法,一般脑脊液致病菌培养均可呈阳性。
3、脑电图检查
检查无特征性改变,表现为弥漫性慢波。
4、影像学检查
病变早期可正常,虽病情进展,MRI的T1像显示蛛网膜下腔不对称,信号略高,增强后呈不规则强化;T2像脑膜和脑皮质信号增高;质子密度像基底池渗出液与邻近脑实质相比呈相对高信号。后期部分CT或MRI可见室管膜炎、硬膜下积液及局限脑脓肿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在饮食上给予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患者尤其是需要适当的多吃一些禽蛋和肉类、乳制品、大豆类的食物和新鲜的蔬菜水果,注意多喝水。同时注意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过多的摄入肥甘厚腻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的治疗包括抗菌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抗菌治疗
金葡菌对多数抗生素都有耐药性,应尽力培养出细菌,作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培养结果出来前,宜采用耐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此两品种透过血脑屏障均较差,应辅以鞘内注射,也可换用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去甲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等。去甲万古霉素对金葡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宜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或耐甲氧西林菌株所致者,溶于生理盐水中分二次静脉缓慢滴注。利福平分二次口服。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磷霉素对多种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活性,毒性小,可进入各种组织和脑脊液中,分二次静脉滴注。疗程应为体温下降后继续使用2周,以免复发。停药后还须观察1~2周。
2、对症支持治疗
降颅压以甘露醇为主,据病情决定其用量;高温予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剂;惊厥者给予苯巴比妥等治疗;合并颅内脓肿者,若颅压较高不能及时改善症状,则有必要行立体定向脓肿抽吸术或开颅清除脓肿,或者在短期内施行脑室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