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皮肤科 > 深脓疱病

深脓疱病简介

相关问答

  深脓疱病又名臁疮,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深在性脓疱疮,基本损害为脓疱及被粘着性痂所覆盖的溃疡,主要侵犯小腿。常见于营养较差及久病体弱者,愈后留有瘢痕及色素沉着。

【详情】

01深脓疱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发病原因

  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皮损处能培养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认为系继发感染所致。多见于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贫血伴发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也可继发于轻微外伤、瘙痒性皮肤病等。

  2、发病机制

  基本损害为脓疱及被粘着性痂所覆盖的溃疡,主要侵犯小腿。常见于营养较差及久病体弱者,愈后留有瘢痕及色素沉着。少数皮损处能培养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认为系继发感染所致。多见于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贫血伴发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也可继发于轻微外伤、瘙痒性皮肤病等。

02深脓疱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所留瘢痕周围有轻度色素沉着,一般无全身症状,如果患者身体衰弱,机体免疫机能低下,皮损发展快,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等,附近淋巴结可肿大,个别发生坏死性溃疡,有时可伴发急性肾炎、败血症、肺炎而死亡。可并发肾小球肾炎。严重者可有发热和败血症。

03深脓疱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本病的病理变化可见非特异性溃疡,真皮内及溃疡基底浆液渗出均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

  临床表现

  初起为粟粒至豌豆大丘疱疹,迅速变为绿豆至豌豆大小脓疱,基底有炎性浸润,渐扩大并向深部发展,形成溃疡,边缘整齐陡隘,周围有水肿性红晕,严重者痂皮厚积,呈蛎壳状,剥离痂皮可见溃疡底面有灰绿色脓苔及肉芽增生,自觉疼痛,常伴近卫淋巴结肿大,好发于小腿,也可见于股,腰,臀部等处,损害数目多少不定,有自家接种特性,病程2~4周,溃疡愈合后遗留瘢痕,由于自我接种,新损害不断产生,若治疗不当可使病程迁延,经久不愈,可并发肾小球肾炎,严重者可有发热和败血症,在营养不良儿可形成深在性穿破性脓肿,称为婴儿穿破性深脓疱疮。

04深脓疱病应该如何预防

  以讲究卫生,除去病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为主积极治疗各种诱发本病的慢性疾病及瘙痒性皮肤病注意皮肤卫生,幼儿园和婴儿室注意隔离,防止扩大传染,对瘙痒性皮肤病,外伤应给予积极治疗增加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05深脓疱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脓液中可查见β-溶血性链球菌,合并感染时凝血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阳性。

  组织病理检查:见非特异性溃疡,表皮,真皮坏死性炎症,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

06深脓疱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饮食注意事项:

  1、食物要炖熟食用,以清除微生物,改变化合物结构,减少致敏物质。

  2、多食豆制品,不食动物头蹄。

  3、海产品多热多爆,应尽量少吃。

  4、深脓疱病患者注意忌口,忌辛辣、海鲜、酒等,凡可疑过敏的东西包括花草、宠物、牛奶、虫类等都可能引发或加重病情。

07西医治疗深脓疱病的常规方法

  一、全身疗法

  酌情给予各种维生素、铁剂及强壮剂。皮肤损害数目较多、炎症显著时应及早选用抗生素。

  二、局部疗法

  原则为杀菌、消炎,促进肉芽生长。早期脓疱未破或已破而脓液较少时,创面清洗后可用鱼石脂、5%氯化氨汞(白降汞)、依沙吖啶(利凡诺)或各种抗生素等制成软膏或泥膏外用。脓液多时可选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加于达里波液或0.25%雷琐锌、0.75%硼酸溶液作蒸发罨包。

  三、中医疗法

  1、中医治则:法宜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方用解毒清热汤加减,湿热盛者加防己、茵陈,发热者加生石膏;低热不退者加地骨皮、丹皮;脓肿未破而欲破者加穿山甲、皂刺;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也可服用连翘败毒丸配八珍丸,小败毒膏或散结灵,每天两次。

  2、局部治疗:对脓疱未溃者可用化毒散软膏、黑布化毒膏。若脓疱已溃,可用紫色疽疮膏配化毒散软膏各半,混合外用。

  四、免疫疗法

  迁延不愈者可用自家菌苗注射。

  五、物理疗法

  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音频电、氦氖激光均可促进愈合,预防复发。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