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中医外科 > 流注

流注简介

相关问答

  流注是以发生在肌肉深部的转移性、多发性脓肿为表现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之深处,并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点。相当于西医的脓血症、肌肉深部脓肿。本病因发病原因及病情不同,而有许多病名,如发于夏秋之间的称暑湿流注;由于疔、疖后引起的,称余毒流注;产后恶露停滞或跌扑损伤而引起的,称瘀血流注;仅发于髂窝部的,称髂窝流注。但其病机、证治基本相似,故一并叙述。

 

【详情】

01流注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流注多因正气不足,邪气壅滞,使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

  暑湿流注因夏秋季节感受暑湿,客于营卫,阻于肌肉而成。余毒流注因患疗疮、疖、痈失治误治,或温热病失于诊治,火热之毒流注入于血分,稽留于肌肉之中而发。瘀血流注多因跌打损伤,瘀血停留,或产后恶露停滞,经络为气血壅滞而成。髂窝流注除由感受暑湿之邪外,还可由会阴、肛门、外阴、下肢皮肤破损或生疮疖,邪毒流窜,阻滞经络而成。

 

02流注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流注相当于西医的脓血症、肌肉深部脓肿、髂窝部脓肿。脓毒血症的并发症实质是脓毒症病理生理各阶段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休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激性溃疡、代谢性酸中毒、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直至多器官功能不全。

03流注有哪些典型症状

  流注开始时在四肢近端或躯干部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漫肿色白,按之微热,约2-3天后,肿胀掀热疼痛明显,可触及肿块。伴寒战高热,全身关节疼痛,头痛头胀,食欲不振等。以后肿块逐渐增大,疼痛加剧,约2周左右,肿块中央皮肤微红而热,按之中软而应指,伴壮热不退,时时汗出,口渴欲饮等症。溃后脓出黄稠或白粘脓水,或夹有瘀血块。脓出后肿消痛止,硬块渐消,身热也退,食欲渐增,约经2周左右,脓尽收口而愈。
  若溃后身热不退,应仔细检查身体其他部位,常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现象,伴壮热不退、身体消瘦、面色无华等正虚邪恋之证。若兼神昏谵语、胸胁疼痛、咳喘痰血等,是为毒传脏腑,导致内陷变证或引发内痈。

04流注应该如何预防

  流注属于细菌感染所致,故应积极治疗原发性感染病灶,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长时间的静脉置管和尿路置管等应加强局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癌药物的病人机体抗病力低,在加强营养、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应做好保护性隔离

 

05流注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流注相当于西医的脓血症、肌肉深部脓肿、髂窝部脓肿。脓毒血症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尿常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氮质血症、溶血,尿中可见蛋白、血细胞、酮体等)尿量(减少)、生化组合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C反应蛋白等(可检查各个器官的受累情况);寒战发热时抽血,进行血培养,极容易发现细菌;血栓止血六项等。

06流注病人的饮食宜忌

  流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加强营养,保证饮食搭配合理,适当补充维生素,并多饮开水或以新鲜西瓜汁代茶饮;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

 

07西医治疗流注的常规方法

  流注治宜清热解毒、和营通络。暑湿交阻证需兼清暑化湿;余毒攻窜证宜兼凉血清热;瘀血凝滞证宜活血化瘀。溃后宜清解余邪,不要急于补虚,杜绝因余毒未尽而流窜他处。其治疗方法又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

  一、内治法

  1、热毒壅结 发病前有疗疮、痈、疖等病史。四肢或躯干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肿胀掀热,肿块色白或微红;伴高热,口渴,甚则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辨证分析:热毒之邪人于营血,热毒与气血相搏,瘀结不散,郁阻于肌肤,故有肌肉肿痛;热毒与正气交争,故高热;热毒扰乱心神,故神昏谵语;热邪耗伤津液,故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洪数为热毒炽盛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行瘀。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脓成时,加当归、皂角刺、穿山甲活血排脓托毒;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1粒化服,或紫雪散3g,分2次服。

  2、暑湿阻遏 多发于夏秋之间,初起恶寒发热,胸闷呕总,头痛头晕,四肢关节酸痛;胸部可布白瘩,大便秘结或溏泻,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夏季感受暑湿之邪,暑湿熏蒸壅阻肌肤,故见恶寒发热,胸闷呕恶,四肢关节酸痛;暑湿困阻清阳,故见头痛头晕;热盛伤津,故见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湿盛则濡泻,故见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暑湿兼热之象。

  治法:清暑解毒化湿。

  方药:五神汤加藿香,鲜佩兰、六一散,醒消丸3g分2次吞服。热重,加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脓成者,加当归、炙山甲、皂角刺托毒排脓。

  3、正虚邪恋 发作多次,脓肿肿势平塌,脓如败浆,新肉难生,隐隐作痛;伴神疲体瘦,热退不尽,纳差;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弱。

  辨证分析:由于脓肿多处多次发作,耗伤气血,无力托毒,故见脓肿肿势平塌,脓如败浆;气血不足,则新肉难生;余毒之邪留恋,故热退不尽;脾虚失其运化,气血亏虚致机体失养,故纳差、神疲体瘦;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弱为正虚邪恋之象。

  治法:益肝补血,清解余毒。

  方药:四妙汤加白芍、白术、白芷等。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黄散、玉露散外敷,局部消肿止痛;脓成宜切开排脓,先用八二丹药线引流,脓尽改用生肌散,继用红油膏盖贴。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