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775年Percivalpott首次报道扫烟囱工人因接触煤烟发生阴囊鳞癌以来,鳞癌的发病机制为人们所注意。环境因素中的阳光、湿度、烟雾和气候,种族因素的遗传、肤色等与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鳞状细胞癌随着肿瘤的发展,可能并发软骨、肌肉、骨骼等部位损害。本病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两种。
1、感染:溃疡是鳞状细胞癌的主要临床特征。癌前常有慢性溃疡并感染,亦可在癌后并发感染。感染时,坏死组织分解产生恶臭。
2、骨髓炎或骨膜炎:鳞状细胞癌向深部浸润时,可累及下方深部的骨骼组织,发生骨髓炎或骨膜炎。
原发性鳞癌少见,早期为一小的丘疹、结节状或呈疣状突起,淡红色,表面粗糙,生长迅速,易破溃并向周围浸润。继发性鳞癌多见,按临床形态,通常有两型:
1、菜花型
初为浸润型小斑块、小结节或溃疡,之后呈乳头状至菜花样隆起,淡红色,基底较宽,质硬。皮损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伴有鳞屑和结痂,中心区常有钉刺样角质。若将其剥离则底部易出血,此型以面部和四肢多见。
2、深在型
初为淡红色坚硬结节,表面光滑,逐渐增大,中央出现脐凹陷,周围有新结节形成。破溃后形成火山样溃疡,边缘隆起外翻,质硬,溃疡底面高低不平。创面有污垢坏死组织和脓样分泌物,散发恶臭。病变发展较快并向深层浸润可达颅骨,可有早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亦有经血道转移者,但罕见。
鳞癌为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预防主要是针对可能的诱发病因进行去除致病因子和诱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平时注意避免过度日晒和紫外线、X线照射,及频繁接触砷、沥青等化学物质对长期不愈的慢性溃疡或黏膜白斑等要积极治疗并定期检查,有助于防止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头部鳞状细胞癌的检查方法主要是肿瘤标志物检测、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皮肤弹性检查、皮肤颜色检查。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头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应注意多食富含硒的食物,如海产品、动物肝肾、蛋制品、坚果等。硒能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毒素,对于预防癌症有奇效。
本病应根据病变大小、病期以及病人年龄和全身性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
头皮鳞癌宜采用一次手术切除。切口应距肿瘤周围边1~2cm,深度则应按肿瘤侵犯程度来确定。手术原则是尽可能作广泛根治。缺损颅骨范围不大者,一般不作修补。有患侧枕部、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应行清除术,术后应辅以放射治疗。
二、放射治疗
凡不适宜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者,可选用X线或镭γ线治疗。根据病灶大小、深浅来决定剂量与疗程。小于2cm的浅表病灶采用50kV接触治疗2~3周;小于5cm,厚度不超过0.5cm者采用120~140kV中度X线治疗2~3周;大于5cm,厚度超过5cm以上者用160~180kV深度X线治疗3~5周。
三、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适用于小而浅表病灶。
四、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药物以皮癌净为主,并结合中草药治疗。
2、全身用药:肌内或静脉注射博来霉素,1次/d,15mg/次,总剂量为600~9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