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瘤各处可生,或发于皮肉之间,或发于筋骨之内。发生于体表或某组织中的一类肿块状病变。是由瘀血、痰饮、浊气留结于组织中而产生的赘生物。发生于体表,发展缓慢,一般没有自觉症状,长期不易消散,大都属于良性肿瘤。多因七情劳欲,复感外邪,脏腑失调,生痰聚瘀,气血凝结而成。
六瘤多为良性肿瘤,主要防止其并发感染与癌变恶化。肿瘤一旦感染恶化将难以治愈,严重影响健康与寿命,因此如果发现肿瘤病征一定要及时治疗。
气瘤是指皮肤间的多发性肿瘤,其特点是肿块肤浅柔软而有弹性,宛如气在瘤中,挤压后随手弹起,故名气瘤。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肉瘤是由脂肪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肿瘤。《外科正宗》描述其特点是:“肉瘤者,软若绵,肿似馍,皮色不变,不紧不宽。”本病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肉瘤”绝不相同,它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脂肪瘤或肌纤维瘤。肿瘤过大时可作手术切除。
筋瘤是指体表静脉曲张交错而形成团块状的一种病变。《外科正宗》指出“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根据这一描述,显属浅表静脉病变,临床上主要见于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所形成的团块。轻者可用弹力绷带包扎,重者需行手术治疗。
血瘤是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丛集而形成的一种肿瘤。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海绵状血管瘤。其特点为瘤呈半球形或扁平隆起,性质柔软如海绵状,表面为红色、紫红色,也可为正常皮色。用手压之肿块可暂时缩小及退色,放手后又可恢复原来状态。治疗方法可选用硬化剂注射、冷冻、手术、中医治疗等。
骨瘤指组织局限性肿大而形成的肿瘤。特点是疙瘩叠起,坚硬如石,坚贴于骨,推之不移。《外科证治全书》称为“附骨瘤”。根据上述特点,凡故组织良性、恶性肿瘤,统属于骨瘤范畴。恶性骨瘤,预后不良。
脂瘤又称粉瘤,是皮脂腺淤积潴留而形成。如因感染而化脓,文献上又称为脓瘤。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皮脂腺囊肿及继发感染。
中医对于肿瘤的预防提倡:
1、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情绪
2、适当的运动可使气血流畅,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受风寒,"百病从寒起",身体受风寒剌激时,抵抗力下降,易诱发疾病当然,这里说的运动是负离子运动,即通过身体的活动,增加氧气的吸入,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可以更多的吸入负氧离子,人体得到负氧离子后,由于负氧离子带负电荷,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细胞缺失的电子,消除自由基,从而阻断恶性循环
3、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如卷心菜和菜花等)及萝卜、酸梅、黄豆、蘑菇、芦笋、薏苡仁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质,水果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
4、肿瘤病人热能消耗大,因此饮食要比正常人多增加20%的蛋白质
现代医学对于六瘤的检查方法如下:
1、实验室检查对腹腔肿块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如果肿块明显压痛,白细胞升高,肿块多为炎性肿块。
2、对肿块穿刺抽取活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常可明确肿块的性质。
3、有必要选择适当器械进行检查,以便为外科手术治疗制订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常用的检查方法有X线造影、B型超声、CT、磁共振、内镜等。
中医诊断通过望闻问切。
六瘤患者饮食宜清淡为主,搭配科学合理,多吃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吃生冷食物。
中医对六瘤的治疗主要以中医整体辩证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理论、癌康诱导理论、免疫抗癌理论、物理医学理论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抗癌、保命与治本相结合和治疗方法。以改善肿瘤间质细胞功能而抗癌,(即:使本来对肿瘤间质细胞起支持和营养作用的肿瘤间质转变成对肿瘤实质细胞起拮抗和抑制作用的间质细胞,癌细胞失去生存环境而灭亡);以调理气血、调整阴阳平衡、维持正常生命体征而保命;以培补正气、产生抗体,清理"毒源"而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