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真菌病常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各种真菌引起。少数由其他丝状真菌、酵母样菌及酵母菌引起,偶尔也可由孢子菌、镰刀菌及土色曲霉等引起,大多见于营养不良的甲。
甲真菌病可引起疼痛和不适,易引发甲沟炎、甲床炎、手指脓皮病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发生丹毒或蜂窝组织炎等深部组织和器官感染的全身症状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害生命。女同胞患甲癣可传染到阴部,形成霉菌性阴道炎和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等难以治愈的妇科病。
根据甲损害的不同临床特点,甲真菌病可分为下列四型:
1、远端甲下甲真菌病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真菌开始侵犯远端侧缘甲下角质层,再侵犯甲板底面,逐渐导致甲板变色变质,失去正常光滑外观。甲板下堆积甲床角质层的碎屑,使得甲板与甲床分离脱落,或被患者剪掉,使整个甲板缺失,遗留下角化过度的甲床。一些真菌可产生不同色素如短帚霉产棕色,球拟壳蠕孢产黑色等。
2、白色表浅甲真菌病
较少见。真菌直接通过甲板浅层侵入,形成小的、浅表性白色斑点并增大、融合,最终甲变软,变粗糙,呈琥珀色。
3、近端甲下甲真菌病
典型的可见于手指甲近端,开始像白点,可扩大为白斑,表现为甲板底面受累,但整个指甲均可被累及,原发型少见。外伤、糖尿病、银屑病、慢性甲沟炎和外周脉管疾病可继发本型感染。
4、全营养不良性甲真菌病
为上述三型发展的最后阶段,全层甲受累。
预防甲真菌病,生活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保持全家人的足部清洁、凉爽和干燥
2、尽量用淋浴方式,避免使用碱性肥皂
3、不穿不透气的鞋
4、不要涂抹劣质指甲油
5、避免环境潮湿阴暗
6、不和患病家人共用盆、毛巾、鞋袜、指甲刀等用品
7、保持指(趾)甲的正常长度,不要剪得太短,也不要留下角刺
8、不要用同一把指甲刀去修剪正常甲和异常甲
9、脚底、趾间痒尽量不要用手抓
10、定期对家庭环境及患者用品进行消毒等
甲真菌病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外,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常用的检查方法如下:
1、真菌学检查 收集足够的标本是关键,远端甲下型可用刮匙,牙科刮铲及甲起子取甲下碎屑,近端甲下型可用甲钻或解剖刀。白色浅表型可用刮匙,刮取病变区和正常区交界部位靠近甲床的甲屑,加10%KOH直接镜检。见到分支菌丝即可支持诊断,帚霉、青霉、曲霉、头孢、镰孢、壳蠕孢和白念珠菌等可形成菌丝与假菌丝而与皮肤癣菌混淆。
2、组织病理 角质增厚、疏松,角质细胞呈网篮状排列,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可见裂隙、空腔。甲板内如见细长规则菌丝或关节菌丝,提示为皮肤癣菌。其菌丝多横行生长,少数斜行或纵行生长,有的沿腔壁生长,常位于甲板的外层或内层。当甲板严重受损时,甲板全层均可见密集排列的菌丝和孢子。
甲真菌病患者宜食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是维持健康指甲所必需的,蛋黄是蛋白质的好来源。燕麦片、核果、种子、谷物、豆制品都富含植物蛋白。此外,还要多吃蔬菜水果,水果和蔬菜应占每日饮食的50%。
甲真菌病的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一、局部治疗
适用于病甲数较少的病例。可坚持外涂5%阿莫罗芬指甲油、8%环吡酮氨(环己毗酮氨乙醇)30%醋酸乳酸碘配液(10%碘配和乳酸各50%混匀)或复方水杨酸软膏。在涂药前用温水泡脚,并以小刀或小锉轻轻刮除病甲。一般需要坚持6~12个月。也可用40%尿素软膏使甲软化后刮去病甲,再使用抗真菌药物。还可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甲拔除,后涂抗真菌药物。
二、系统治疗
适用于多发病甲或局部治疗无效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甲情况及甲生长速度等因素调整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