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咽鼓管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后,鼻咽部分泌物可因擤鼻,吞咽及呕吐等进入鼓室,也是造成中耳炎最多见的途径。小儿发病率高的原因:
①易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
②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比较水平,分泌物易于经此管道进入鼓室。
③小儿多仰卧吮乳,特别是人工喂乳时,呕吐物和多余的乳汁甚易流入鼓室。
④小儿多患增殖体肥大和管周淋巴结炎,易阻塞咽鼓管口,妨碍引流而致发炎。
⑤小儿处于萌牙期,经常食欲不振,局部肿胀,局部肿胀,抵抗力减弱,易于感染其他疾病。
⑥先天性唇裂,腭裂致腭咽功能不良,易引起咽鼓管感染,而鼓室内粘膜下胚性组织多,抗感染力弱,增殖体,鼻息肉等手术,由于出血和填塞物过久,亦易引起鼓室感染。
(二)外耳道感染比较少见,如战时火器震伤,挖耳损伤,拳击和跳水引起鼓膜破裂后感染,严重的外耳道炎,久之鼓膜糜烂溃破亦可引起鼓室感染。
(三)血行感染最少见,急性重度传染病和脓毒血症,细菌经动脉直接进入鼓室,亦可由静脉血栓感染而进入鼓室。
急性中耳炎早期病毒抗体滴定往往升高,可能为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继而细菌侵入,小儿多是肺炎球菌,溶血性流行感冒杆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成人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等,稍晚,鼓膜穿孔,即成混合感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分为颅内外并发症以及颞骨内并发症。
1、颅外并发症有耳周脓肿或流脓的瘘管(近年来常见耳后瘘管长期流脓)。
2、颅内并发症有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脑膜炎和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近年来常见,导致头痛、夜不能寐,发热)、脑脓肿(近年来偶见,其中一例因位置特殊,只能行乳突手术后缓慢吸收)、脑积水。均会导致头昏头痛,伴或不伴急性高热寒战,严重者危及生命。
3、颞骨内并发症有迷路炎(近年来常见,可导致患者眩晕、恶心、呕吐)、周围性面瘫(近年来常见,可导致嘴歪眼闭不上),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以及日常生活。
上述并发症严重者危机患者生命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的需要及时、尽早手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有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能的发热、呕吐等。其后果是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它并发症有颅外并发症如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慢性化脓中耳炎症状:
(1)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常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2)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3)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出现,证明已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耳镜检查法 ,头面部触诊 ,听力检查,血液检查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查等具体操作如下:
耳镜检查
起病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捶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 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炎症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即发展为鼓膜穿孔。穿孔一般开始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情节外耳导后,方见穿孔处有搏动亮点,实为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溶溃,形成大穿孔。
耳部触诊
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听力检查
多为传导性聋,少数病人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血液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1. 急性期患者应食散热、清凉的食物,如:苦瓜、冬瓜、绿豆、黄瓜、芹菜、荠菜、雪梨等。
2. 慢性患者应食健脾、补肾的食物,如:猪肾、羊肾、甲鱼、山药、芡实、薏米、核桃、栗子、黑豆等。
3. 急性期忌食易引发毒邪的食物,如:辣椒、葱、姜、大蒜、虾、蟹、松花蛋等。
4. 慢性患者忌食肥腻、生冷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冬瓜、丝瓜、银耳等。
1、外邪侵袭证
主证:有中耳炎病史,新近外感或污水入耳后,出现耳微痛,耳内分泌物增加,或清稀水样物流出。检查见鼓膜穿孔,苔薄,脉浮。
病机分析:外感六淫,肺失宣降,邪壅清窍,闭阻脉络,故耳内疼痛,耳内溢水。外感表邪,故苔薄脉浮。
治则:疏风散邪,宣肺利水。
方剂:蔓荆子散(《兰室秘藏》)加减。
药物组成:蔓荆子10g,生地黄10g,木通6g,赤芍10g,赤茯苓10g,桑白皮10g,菊花10g,麦冬10g,炙甘草10g,升麻10g,前胡10g。
加减:方中酌去生地黄、麦冬之滋腻,加柴胡、薄荷以助疏风祛邪;耳内溢水样物量多者,加葶苈子、车前子以助肃肺利水;耳内分泌物黄浊,酌加黄芩、栀子、金银花清热解毒。
若慢性中耳炎,耳道流脓黄白,时流时止或时多时少,或有时头晕头重,口苦,尿黄,脓多时或有寒热不适,舌边尖红,苔黄,脉弦,多属少阳枢机不利,湿热郁蒸。治以和解少阳,清胆利湿,可用小柴胡汤(《伤寒论》)加减:柴胡15g,黄芩12g,党参20g,半夏10g,甘草6g,生姜6g,大枣5枚。可酌加当归、白芍滋养肝血,野菊花、金银花、夏枯草、茯苓、木通、车前子之类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2、气虚邪滞证
主证:耳内流脓日久,量或多或少,质或清或稠,或微有臭气,听力下降,有耳鸣。或伴头晕,面色少华,纳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腻,脉缓弱。
病机分析:肺脾气虚,正气不足,驱邪不力,邪毒久滞,故见耳内溢脓日久;脾虚湿浊内生,上干清阳之位,故耳内溢脓,湿浊盛则分泌物量多;湿浊久郁化热,则分泌物有臭气;因鼓膜受损,复因气虚清阳不升,故耳鸣耳聋;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肺脾气虚之证。
治则:益气健脾,排脓化浊。
方剂: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组成:茯苓10g,莲子肉20g,薏苡仁30g,党参15g,白扁豆15g,桔梗10g,砂仁6g,白术10g,山药15g,甘草10g,大枣5枚。
加减:耳脓稠浊,酌加皂角刺、穿山甲之类活血排脓;脓液清稀,酌加法夏、陈皮、白芷以助健脾燥湿;脓液黄浊或有臭气,酌加野菊花、蒲公英之类解毒排脓;耳闷、听力下降者加柴胡、枳壳、石菖蒲之类行气通窍;若周身倦怠乏力,头晕而沉重,为清阳之气不得上达清窍,酌加黄芪、当归补益气血。
3、阳虚邪滞证
主证:耳内流脓日久不愈,量不多,脓液秽浊或呈豆腐渣样,多有臭味,听力减退明显,或有耳鸣。检查见鼓膜穿孔多在边缘部或松弛部大穿孔。全身或伴形寒肢凉,头晕神疲,腰膝痠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病机分析:肾主耳,肾阳亏虚,阴寒内生,耳窍失养,骨质不坚,寒湿浊邪久凝,蕴积生毒,侵蚀骨质,气滞血瘀,故见鼓膜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听骨链坏死,乳突胆脂瘤形成;邪蚀耳骨,骨腐故分泌物污秽而臭,或黑褐腐臭如豆渣。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肾阳亏虚之证。
治则:温肾驱寒,祛腐排脓。
方剂:附桂八味汤(《金匮要略》)合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加减。
药物组成:熟地黄20g,山茱萸10g,山药20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肉桂3g,附子6g,麻黄6g,鹿角霜6g,炭白芥子10g,姜炭3g,生甘草6g。
加减:酌加皂角刺、穿山甲、乳香、没药之类活血排脓;有肉芽、息肉者,酌加夏枯草、浙贝母、僵蚕、山慈菇之类化痰散结;兼耳脓黄浊而臭,加金银花、山慈菇、土贝母、夏枯草之类以助解毒化浊。若耳脓清稀,或舌质淡胖有齿痕,乃脾肾不足,水湿内郁,酌加黄芪、白术、茯苓、苍术、石菖蒲之类以助健脾化浊。
4、阴虚邪滞证
主证:耳内流脓日久不愈,量不多,耳脓黄绿量少,脓液秽浊或呈豆腐渣样,多有臭味,听力减退明显。检查见鼓膜穿孔多在边缘部或松弛部,脓液为灰白色或豆腐渣样,或有听骨链坏死,乳突胆脂瘤形成,全身或伴见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头痛,头晕,眼花不清。舌质偏干红少苔,脉弦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