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是外耳与中耳的分界,它位于外耳道底,是个椭圆形的半透明膜。鼓膜表面呈现出一种浅漏斗形,出现鼓膜内陷时,鼓膜便向着中耳的方向往里陷。鼓膜内陷的原因是由于鼓膜内外的气压不平衡造成的。在鼻咽部有一个开口向下、向后、向外,另端开口于鼓膜前壁的管道,这个管道叫咽鼓管。它的作用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使鼓室与外耳道的大气压相等,以保持鼓膜压力的均衡。如果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则可导致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使鼓膜内外的大气压失衡。这样由于来自外耳道方向的大气压力的作用,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鼓膜内陷的情形。
会合并外耳道骨折感染,可发生严重耳聋。胆固醇性肉芽肿一旦坏死而出血,可以使鼓室内积血,出现有“蓝鼓膜征”,其蓝颜色的深浅,取决于组织中渗液内血液分解产物的含量多少。突感耳痛、听力减退、耳鸣,少量出血和耳内闷塞感。爆震伤除引起鼓膜破裂外,还可由于镫骨强烈运动而致内耳受损,出现眩晕、恶心或混合性聋。
鼓膜内陷临床表现: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
加强卫生宣教,禁用火柴杆、发卡等锐器挖耳取外耳道异物或耵聍时要细心、适度,避免伤及鼓膜遇及爆破情况如炸山、打炮、放鞭炮等,可用棉花或手指塞耳,如戴防护耳塞效果更佳应及早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如经3个月以上的观察而不愈合的穿孔,可考虑行鼓膜修补术
一、吞咽试验法
1、将听诊管两端的橄榄头分别置于受试者和检查者的外耳道口,然后请受试者做吞咽动作,咽鼓管功能正常时,检查者可听到“嘘嘘”声。
2、请受试者做吞咽动作,此时观察其鼓膜,如鼓膜随吞咽动作而向外运动,示功能正常。
二、捏鼻闭口呼气法
受试者以手指紧压两侧鼻翼,同时上下唇闭紧用力呼气,咽鼓管通畅者,此时呼出的气体经鼻咽部循两侧咽鼓管咽口冲入鼓室,检查者可从听诊管内听到鼓膜的振动声,或可看到鼓膜向外运动。
三、导管吹张法
1、鼻腔以1%麻黄素和1%地卡因收缩、麻醉。检查者手持导管末端,前端弯曲部朝下,插入前鼻孔,沿鼻底缓缓伸入鼻咽部。
2、当导管前端抵达鼻咽后壁时,将导管向受检侧旋转90度,并向外缓缓退出少许,此时导管前端越过咽鼓管圆枕,落入咽鼓管咽口处。
3、将导管向外上方旋转约45度,并以左手固定导管,右手将橡皮球对准导管末端开口吹气数次,同时经听诊管听诊,判断咽鼓管是否通畅。
一、鼓膜内陷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可多用健脾补肾之品,如淮山、扁豆、苡米、党参、杞子、杜仲、芡实、核桃、栗子、黑豆、猪羊肾、狗脊骨、甲鱼等。
2、饮食宜清淡,宜多食清凉之品,如新鲜蔬菜(蔬菜食品)、雪梨等,其中芥菜、芹菜、蕹菜、荠菜等泻肝胆之火最好。
二、鼓膜内陷患者饮食上有何禁忌
1、不能过食肥腻、寒凉生冷之品。
2、忌食葱、蒜、虾、蟹,少食蛋类及其它引发毒邪的食物。
三、鼓膜内陷食疗小偏方
1、熟地海参汤:熟地,海参,同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调味食用。
2、枣肉圆肉枸杞粥:枣肉,圆肉,枸杞,粳米,煮粥,粥煮好后加适量白糖调味服用。
3、二地二冬猪脊汤:猪脊髓,熟地,生地,麦冬,天冬适量。将全部用料洗净后放人炖盅内,加清水适量。
出现了鼓膜内陷,应当对症治疗。如患分泌性中耳炎、咽喉部疾病或鼻炎,则要先把这些病治好。其次是采取咽鼓管吹张法来畅通咽鼓管。具体做法是:捏住鼻孔屏住呼吸向外鼓气,但用力一定要适当,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完成,如果用力过猛,容易造成鼓膜破裂。用此法应时注意,由于存在着将鼻咽部的感染传致中耳的可能,尤其是鼻、咽部有炎症分泌物较多时,不要做捏鼻鼓气的动作。咽鼓管发炎堵塞的急性期和感冒引起的鼻堵塞,不要做通畅度检查和吹张术,也不可过分用力擤鼻,此时应及时点些麻黄素一类粘膜收敛药,以保持鼻腔通畅,防止并发中耳炎。